Quantcast
Channel: 環境節日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24

【地球日】家門前的生物多樣性:都市生活實現多樣性友善的七個方法

$
0
0
我們可以從電腦螢幕看見世界美景,卻無法看見身邊的自然生態。其實,都市人缺的或許不只是自然環境,更需要的是一個把自然「看在眼裡,放在心裡,行在手裡」的一套價值觀。 今年6月,六都的人口約佔台灣總口數的七成,在普遍且高度都市化的情況之下,都市和自然生態就變成兩個聽起來毫不相關的概念,住在都市的人們,也慢慢習慣將自己置身在「自然」之外。 關於如何過一個生物多樣性友善的城市生活,本報整理出以下七點與你分享。 1. 成為公民科學家 2. 打造居家或辦公庭園、綠陽台、綠屋頂 3. 支持友善環境的農法和農產 4. 支持政府增加保護區和自然生態公園面積 5 . 參與環境信託計畫與相關環境活動 6 . 支持再生能源與相關政策 7 . 接收正確的環境資訊 都市生活牽動全球氣候暖化和自然生態 都市規模在近十年來也不斷地向外擴張。事實上,每個城市角落,像是公園、河濱、廢棄/閒置空間、行道樹,其實就是都是生物的生存空間。只需要利用一個午休的時間,散步到公園、坐在行道樹下,可能會發現八哥啄食著路人留下的餅乾、赤腹松鼠在枝頭穿梭、黑冠麻鷺在草地上尋找食物......「自然生態」確實與我們共同生活在都市裡頭。 都市對於整體自然環境更有著決定性的影響——大型城市的面積只佔陸地表面積的3%,每年所消耗的自然資源卻占了整體用量的75%,所排放的溫室氣體也占了全球年度總排放量的80%。此外,...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24

Trending Articles



<script src="https://jsc.adskeeper.com/r/s/rssing.com.1596347.js" async> </script>